历史,能在年轻的心灵中留下怎样的回响?
9月28日,一堂名为《永远不会忘记》的大型思政公开课在兰州一中开讲。
这堂由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精心打造的思政课,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为主题,为青少年们打造了一个沉浸式的历史课堂。
大型思政公开课《永远不会忘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在这里,“讲台、教师、学生”与“舞台、主持人、观众”的界限得以打破;在这里,图片、视频、歌曲、弹幕、角色扮演讲述等都成为教学语言——
课程从九三阅兵中的片段切入:车牌号为“1945”、空无一人的检阅车,胸前挂满勋章的百岁老兵颤抖的敬礼、“东风浩荡、威震寰宇”的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主讲人自然串联和讲述抗战历史,带领青少年们理解,何为“山河破碎”的屈辱,何为“流血牺牲”的壮烈,何为“中流砥柱”的力量。
大型思政公开课《永远不会忘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思政课的力量,在于以情感为先声,以思想为根基,更在对比中见真章——
课程包含一个个具体事例:《论持久战》的睿智洞察,“树叶训令”的为民情怀,兰州中山桥“变色”的辛酸往事,41.8万陇原儿女奔赴前线的家国抉择……主讲人用历史与现实对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阐发方式,帮助青少年们理解,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实质,以及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兰州一中学子认真聆听。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这堂思政课,让厚重的历史从书本走入了内心,变成一段可感、可触、可共鸣的鲜活记忆。”兰州一中高一学生蔡雨菲感慨道,“我们不仅要铭记历史,更要将伟大抗战精神转换为成长奋斗的实践,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这是一堂关于历史的课,更是一堂面向未来的课。当青春的脉搏与历史的回响同频,我们不会忘记来路和初心,不会忘记新时代青年肩上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兰州一中高一年级部主任、物理教师张其君说。
据了解,《永远不会忘记》这堂思政大课,近期将通过电视和网络新媒体平台,以“大屏+小屏”联动的方式,与全省14个市州、兰州新区以及49所省内高校的500余万名学生见面。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 苏家英
0931-4535555
兰州市和平镇大学城牡丹路北一号
甘肃新东方高级技工学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88-2025 gsxdfj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