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怎么过?“留校考研复习”“备战各项学科竞赛”“坚守科研一线”“参与社会实践”……假期是师生们难得的空闲时间,也是自我沉淀、总结提升的良机。
这个炎热的夏天,“奋斗”成了很多高校师生的关键词。他们或是继续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或是忙着为自己“充电赋能”,把暑假变成逐梦拼搏的黄金时段。
兰州大学:
留校学生科研学习“备战”忙
教室里,学子们埋头苦读;实验室里,仪器的运转声和讨论声交织在一起……不知不觉间,暑假已经接近尾声。这个假期,在兰州大学的校园里,还有着许多留校学生的身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充电”。
“明年就要毕业了,所以我现在得争分夺秒地完成我的毕业设计。”今年暑期,兰州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安全学院大三学生程鹏源决定不回家,留在实验室完成自己的科研课题。
每天上午7点多,匆匆吃过早点,程鹏源都会穿过通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的林荫大道,来到实验室换上白大褂,坐在实验台边开始自己的科研工作。
这一坐,就是从早到晚、忙碌充实的一天。“我大概晚上9点才离开实验室,因为每天的实验任务很重,一天也不能耽搁。”程鹏源说。
即将进入大四,学生们大多对未来有了清晰的规划,他们根据自己的选择,抓紧暑期或准备升学或备战求职,为迎接人生的下一阶段奋力拼搏。
哈尔滨工程大学:
科创启蒙课照亮学生成才路
“真实的科研是什么样子?”随着大一学生迎来大学第一个暑假,哈工程未来技术学院与工学书院联合组织学生开展“暑期科创小课堂”,邀请行业“大咖”、领域专家为学生们开设科创实践课,教师以“项目制”教学方式为学生讲授智慧海洋科技前沿领域的专题,学生们在为期两周的学习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动手实践、完成作品、路演答辩等环节,了解科创赛事的整个流程。
科创小课堂开设两门课程,一门是由中国十大新锐科技人物、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李国瑞主讲的“水下软体机器人技术”。“选课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目的是让他们距离真实的科创比赛更近些。”李国瑞说。
另一门课程是“蛟龙”号潜航员、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陈云赛主讲的“海洋机器人初级设计与实践”。“两周的时间,教给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带领他们走进科创的大门,就是课程的意义所在。”陈云赛说。
哈工程构建“课—项—赛”相结合的项目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假期开设项目制科创小课堂,将学生从大学的起点带入科研的大门,未来技术学院与工学书院联合采用“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促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成长成才装上动力十足的“风火轮”。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暑期服务社会“不打烊”
近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北部的一栋写字楼内传出洪亮而整齐的汉语诵读声。原来,这是宁波得力集团印尼分公司当地员工的汉语培训现场,授课老师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对外汉语教师傅晓炜。
傅晓炜介绍,为企业海外员工开展中文培训课程是浙江工商职院拓展境外合作渠道、服务中资企业海外发展的举措之一。
事实上,浙江工商职院像傅晓炜这样的教师还有很多。今年暑假期间,浙江工商职院共有381名专任教师申请实践锻炼,深入基层开展各类社会服务。
该校数控技术专业教师、浙江省劳动模范唐必潇这个暑假一直在企业挂职锻炼。他每天“泡”在高温难耐的车间里,穿梭于轰鸣的机器之间,从编程到调试,从故障排除到效率优化,还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难题攻关。
有一天夜里,唐必潇突然接到企业负责人打来的求助电话。原来,因工人操作失误导致一批次加工零件被接收单位退回,而企业师傅加急设计的一个修复工装,加工耗时和合格率均无法满足交付要求。得知消息后,唐必潇立即动身前往现场,重新设计了一套方案,将每件加工耗时缩短至约2分钟,合格率提升为90%,最终帮助企业完成返工,并在约定时间正常交货,避免了一次批量报废事故。
“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实践,不仅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服务企业,同时能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让教育教学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唐必潇说。
(采写:本报记者 郑芃生 曹曦 史望颖 通讯员:崔彤 王建蓉 赵琳琳 姚敏明 统稿:本报记者 李澈)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0931-4535555
兰州市和平镇大学城牡丹路北一号
甘肃新东方高级技工学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88-2023 gsxdfjg.com All Rights Reserved.